<table id="uggq2"><option id="uggq2"></option></table>
  • <source id="uggq2"><rt id="uggq2"></rt></source>

    關于深化改革創新促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

    2022-10-13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數字經濟重要論述,全面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和“十大創新”工作部署,積極融入數字經濟新時代,促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制定如下措施。

    總的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錨定“走在前、開新局”,著力深化改革創新,推動數字經濟做強做優做大,力爭經過5年努力,全省數字經濟增加值增長55%以上、達到5.5萬億元,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實現翻番,打造全國數字產業創新發展集聚區、產業數字化轉型示范區、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新高地。

    一、建立數字設施支撐能力提升機制

    1.實施“網絡能力”提升行動。統籌5G網絡建設布局,加快建設高質量、大規模獨立組網5G網絡,新開通5G基站15萬個以上,總數達到30萬個以上。對覆蓋產業園區、服務大中型企業,面向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醫療等垂直領域開展創新應用,且日均流量超過30GB的新建5G基站,省財政給予每個最高5000元補貼。大力發展第五代超高速光纖網絡,完成寬帶核心網絡向TB(太字節)演進,新建10個以上“千兆城市”,實現縣級以上城市家庭千兆接入能力和商務樓宇萬兆接入能力全覆蓋。實施山東OTN(光傳送網)一體化工程、核心網北部大區擴容工程,統籌推進全省骨干網、城域網、接入網IPv6升級。(責任單位:省通信管理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大數據局)

    2.實施“存儲算力”提升行動。構建“2+5+N”全省一體化數據中心體系,打造濟南、青島2個省級數據中心核心區,建設5個左右集聚區和多個行業節點。加快推動一體化工業大數據中心體系建設,對納入試點的國家級、省級區域大數據中心和行業大數據中心進行獎補,打造“山東工業云”品牌。加快濟南、青島國家E級超算中心建設。建設新型數據中心,對符合條件的大中型數據中心和邊緣數據中心,省財政對每個已用物理機架分別最高給予1000元和3000元支持,全省在用標準機架數實現翻番,平均上架率不低于65%,高性能算力占比達到40%以上。啟動“風光儲能+大數據中心”建設,數據中心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提高10個百分點、達到25%以上,新建大型以上數據中心PUE(電能利用效率)低于1.25。力爭全省算力綜合指數提升2個位次、進入全國前五。(責任單位:省大數據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通信管理局)

    3.實施“感知能力”提升行動。加快物聯網終端部署,面向智能制造、智慧醫療、智慧安防、數字市政等領域配置千萬級感知節點,物聯網終端總數達到3億個以上。深化全域感知平臺建設,實施一批NB-IoT應用標桿工程,打造“感知山東”。加快智能視頻終端升級,重點公共區域前端感知設備智能化覆蓋率及聯網率提高10個百分點、達到90%以上。健全完善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標識解析二級節點30個以上,啟動“星火·鏈網”濟南超級節點建設。(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大數據局、省公安廳、省通信管理局)

    二、創新產業數字化賦能機制

    4.探索產數融合新路徑。分別制定制造業、服務業、農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細分領域“一業一策”編制路線圖。大力推進中小企業“上云上平臺”,5年內服務企業數量翻番、達到80萬家。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四強七大”工程,推動制造模式、生產組織方式和產業形態深層次變革,力爭兩化融合發展指數達到127以上、保持全國前列。實施服務業數字化轉型提速工程,圍繞醫養健康、電子商務、文化旅游、科技研發、智慧物流、金融服務、數字化貿易等重點服務業,拓展數字技術應用賦能。推進農業全鏈條數字化轉型,突出大田種植、設施農業、畜牧水產、制種育種等優勢產業,新建300個智慧農業應用基地。深化“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培育更多數字“新農人”、鄉村創客和創意農業等新業態。(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委網信辦、省發展改革委、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衛生健康委、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省大數據局、人民銀行濟南分行)

    5.創建“產業大腦+晨星工廠”新模式。開展“產業大腦”建設試點,選擇一批優勢產業集群實施智能化集成改革,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數字融通發展,構建互聯互通、資源共享、高效協同的現代產業體系。加快細分行業“產業大腦”建設,推動數字工廠業務系統向云端遷移,提升行業智能決策和產業鏈服務能力。開展“晨星工廠”突破行動,對標“燈塔工廠”標準,在高端裝備、高端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新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6個重點行業,推廣數據建模、數字孿生、工業元宇宙等創新應用,打造一批技術引領、集成協同、綠色低碳的“晨星工廠”。(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6.打造數字化應用新場景。制定全省數字技術應用場景打造計劃,強化數字技術對“十強產業”賦能增效,每個產業建設200個左右應用場景、推廣300個左右應用場景示范項目,構建與數字化契合的全域性、多元化應用場景。建立“政府搭臺、社會出題、企業答題”機制,定期征集數字化應用場景需求和優秀數字產品、服務方案,制定“需求”+“供給”兩張清單;開展“百城牽手萬項”活動,運用大數據實現“云速配”。(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大數據局)

    7.建強工業互聯網新平臺。加快建設國家級工業互聯網示范區,實施工業互聯網平臺提質增量行動,推動海爾卡奧斯、浪潮云洲、藍海、橙色云等平臺向世界一流水準邁進,對新入選的國家級“雙跨平臺”給予最高100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聚焦高端裝備、先進材料、現代輕紡等重點產業鏈,創新建立“大企業共建、小企業共享”模式,引導優勢企業創建工業互聯網平臺,建成深耕行業需求的省級平臺300個以上。健全工業互聯網平臺評價機制,對主營業務收入、用戶及開發者數等指標綜合排名前10位的省級以上工業互聯網平臺,按其上年度實際服務企業上云上平臺收入總額的10%-30%,每個給予最高200萬元獎補。推進“5G+工業互聯網”應用,每年培育10家以上工業互聯網園區,對綜合指標排名前5位的給予最高500萬元獎補。(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

    三、健全數字產業創新發展機制

    8.實施創新平臺能級躍升工程。面向數字經濟領域科技創新需求,聚焦先進半導體、高端工業軟件、未來網絡、虛擬現實等重點方向,培育50個創新實驗室、300個創新中心、50個創新服務機構和100個創新人才基地,打造“5351”數字經濟創新平臺體系。推進高效能服務器和存儲技術、數字化家電、數字多媒體技術等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積極融入全國重點實驗室體系。建好國家量子實驗室濟南基地、國家云計算裝備產業創新中心,爭創中關村國家實驗室濟南基地、國家虛擬現實創新中心。(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

    9.實施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突破工程。在省重點研發計劃專項中設立數字經濟項目,將智能制造、處理器協同芯片、數據空間、云數據庫、智慧農業等納入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布局。組織數字經濟核心企業、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共同承擔戰略性科學計劃和科學工程,重點在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基礎軟件產品等領域開展技術研究,提升數字科技原始創新力。適時啟動6G等下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研究和測試。梳理數字經濟領域關鍵技術目錄,圍繞云計算、大數據、新型傳感、網絡安全、人工智能等領域,每年開展20項以上關鍵技術攻關,為產業鏈安全穩定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健全新型數字經濟科研與應用評價機制,加強對列入獎懲和監管范圍的新型數字經濟項目進行評審。(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教育廳)

    10.實施創新主體梯次培育工程。完善數字經濟企業分類激勵機制,5年內新培育數字經濟領域高新技術企業2000家。將數字經濟領域擬上市企業納入全省上市后備資源庫,開展綜合培育服務。對申請在滬深京港及主要境外資本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且被正式受理的數字經濟領域企業,按規定給予最高200萬元的一次性補助。對首次進入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制造業單項冠軍、產業鏈領航企業和省獨角獸企業名單的數字技術企業,由所在市“一事一議”給予支持。(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

    11.實施數字產業鏈提升工程。聚焦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鏈,深入實施集成電路“強芯”、高端軟件“四名”(名城、名園、名企、名品)、智能終端“擴量”專項行動,做強10個以上引領帶動作用強、品牌影響力大的“鏈主”企業,做大10個以上以大企業集團為核心、集中度高、協作高效的“雁陣形”產業集群,力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長10%以上。(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

    12.實施“雙碳”數字化驅動工程。建立數字技術創新驅動雙碳機制,開展數字經濟融合雙碳行動試點,各市選擇1-2個工業園區先行先試,搭建數字化管理平臺,精準識別碳排放源,實現城市、行業、企業三級碳排放管控及優化。推進人工智能領域企業與新能源領域企業聯合,提供風光儲等清潔能源一站式服務,助力高效使用清潔能源。(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省商務廳、省能源局、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

    13.實施數字創新人才引育工程。大力引進培育數字經濟領域創新領軍人才,深入開展“萬名數字專員進企業”,創新推行CDO(總數據師)制度,逐步實現大型企業全覆蓋。積極開發數字經濟新職業、培育新崗位,推進職業資格、職業技能等級與專業技術職稱有效銜接,實現職業技能等級與專業技術職稱貫通評價。健全完善大數據、網絡安全等數字技術人才職稱評價標準,允許業績顯著、貢獻突出的相關專業人才,破格申報高級職稱。培育數字技術工程師,將數字技能類職業(工種)納入政府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范圍。加大高校數字經濟人才培養,每年培養5000名以上職業技能型人才,打造數字經濟領域職業教育高地。建設3-5個校企共建數字經濟融合聯盟,打造50個以上數字化人才培育基地,爭創國家網絡安全教育技術產業融合發展試驗區和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委網信辦、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大數據局)

    四、探索數據要素市場化機制

    14.健全數據要素匯聚機制。提升省一體化大數據平臺能級,建成覆蓋全省的“1+16+N”一體化大數據匯聚載體,將各級各部門政務數據全部納入統一管理,實現所有高頻需求數據“即產生、即匯聚”。建立社會數據統采分用機制,推動承擔公共服務職能的企事業單位提高數據采集匯聚力度,實現供水供氣供熱等數據按需匯聚。加快建設工業大數據平臺、工業基礎大數據庫,提速工業數據全面采集和高質量匯聚。(責任單位:省大數據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15.健全數據共享開放機制。完善“山東公共數據開放網”功能,建設數據開放創新應用實驗室,創新數據開放服務模式,力爭全省公共數據共享率達到99%以上、開放率達到40%以上。高水平建設山東省大數據交易中心,建立黃河流域數據要素流通體制機制,爭取RCEP數據交易機構落戶山東。建立數據產品和服務價格形成及收益分配機制,構建以數據應用滲透率、數據質量保障率、數據價值轉化率為重點的指標體系。建立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有償使用等制度,開展數據(產品)登記。培育數據經紀人,建立一批數據要素市場中介服務機構,制定數據交易流通行業規范,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責任單位:省大數據局)

    16.健全數據要素融合機制。加快推進大數據創新應用示范體系建設,重點在制造、能源、交通、金融等領域打造100個以上融合應用標桿。做強省數據要素創新創業共同體,集聚數字化創新資源,推動數據采集、數據治理、數據應用、數據中介服務等全產業鏈協同發展。開展數據應用效能綜合評價,推動典型案例“一地創新、多地復用”。(責任單位:省大數據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交通運輸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省能源局、人民銀行濟南分行)

    五、優化多維數字治理機制

    17.健全數字政府引領機制。深入推進數字機關建設,整合各級黨政機關非涉密自建系統接入“山東通”。迭代升級“愛山東”,打造政務服務“總平臺”,實現省市縣三級貫通。深化“無證明之省”建設,推動群眾和企業使用頻率最高的100項電子證照證明在各領域深度應用。加快建設“一網統攬”綜合慧治平臺,健全運用大數據科學決策、精準執行、風險預警、執法監管、服務保障、督查督察、績效評估機制,逐步實現省市縣三級聯動。(責任單位:省大數據局、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

    18.健全新型數字監管機制。深化數字經濟監管制度改革,圍繞數字經濟催生的新業態新模式,健全跨部門、跨區域執法聯動響應和協作機制。深入推進“互聯網+監管”。全面推行“信用風險分類監管”和“標簽式監管”,推動適合非現場監管事項向“不見面監管”的“云檢查”轉變。全面梳理調整數字經濟領域行政審批權責事項,對數字經濟領域企業實行清單之外“非禁即入”。健全平臺經濟等新業態新模式的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規制,實施公平競爭審查。(責任單位:省政府辦公廳、省市場監管局、省大數據局)

    19.健全社會協同治理機制。健全社會多元參與、統籌城鄉、有效協同的數字經濟治理新格局。實施新型智慧城市提升行動,建立分類分級體系,對達到省地方標準三星級以上的市,擇優給予最高1200萬元獎補。在有條件的城市建設CIM(城市信息模型)平臺,匯聚城市三維空間數據,打造數字孿生城市。推進智慧社區(村居)建設,五年內實現全覆蓋。深化國家和省級數字鄉村試點。建全數字公共服務供給體系,圍繞教育、醫療、就業、社保、文體、養老、救助等重點領域,開展數字化應用示范創建,組織開展場景“擴面”打榜活動,逐步建立全生命周期數字化惠民服務體系。(責任單位:省大數據局、省委網信辦、省教育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

    六、完善數字經濟發展保障機制

    20.健全統籌推進機制。由數字強省建設領導小組對數字經濟發展進行統一領導,成立數字經濟辦公室,設在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統籌協調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健全數字經濟指標統計體系,建立數字經濟運行監測機制,定期發布數字經濟運行分析和評估報告。成立省數字經濟研究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等支撐性機構,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決策咨詢。(責任單位:省委改革辦、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委網信辦、省統計局、省大數據局)

    21.塑強要素支撐保障。建立省級數字經濟重點項目庫并定期更新。充分發揮省新舊動能轉換基金作用,重點培育一批數字領域天使投資人和創業投資機構。對首次通過DCMM(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二級及以上貫標認證企業所發生的評估費用,給予最高30%、不超過10萬元的財政補貼。開展省級數字經濟園區年度綜合績效評價,分類對優勢突出的園區給予每個最高200萬元獎補,打造一批國字號產業鏈“數字經濟總部”。開通數字技術企業電力接入綠色通道。(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能源局、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

    22.構建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安全監測預警體系和公共服務平臺,推進網絡安全技術措施與數字經濟領域工程項目一體規劃、一體建設、一體使用,開展一體化安全運營中心和網絡安全保險試點。健全網絡安全產業、技術和人才支撐體系,制定完善網絡和數據安全標準規范。強化自主可控信息產品和技術應用,提升信息安全水平。完善對財政投資信息化項目安全監管制度,開展新型智慧城市、數字園區等領域網絡安全試點。建立數據安全備案機制和數據市場安全風險預警機制,嚴控數據資本市場風險,強化關鍵領域數字基礎設施安全保障,保護專利、數字版權、商業秘密,加強對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安全監管。加快數字經濟領域地方性立法,推動出臺《山東省網絡安全條例》。(責任單位:省委網信辦、省委辦公廳、省委國安辦、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公安廳、省大數據局、省通信管理局、山東銀保監局)

    23.提升全民數字素養。實施萬名黨政干部、萬名企業家數字化培訓工程,提高各級領導干部數字能力。爭創國家級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綜合試點。每年定期開展數字專題宣傳月、宣傳周活動,辦好世界工業互聯網產業大會、中國算力大會、國際信息技術博覽會等重大活動,持續擴大我省數字經濟影響力、美譽度。(責任單位: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省委黨校、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大數據局)

    国产中文佬中文娱乐无码_久久久精品毛A片_国产超爽精品国语对白
    <table id="uggq2"><option id="uggq2"></option></table>
  • <source id="uggq2"><rt id="uggq2"></rt></source>